chéng

成语


拼音chéng yǔ
注音ㄔㄥˊ ㄩˇ

繁体成語
词性名词


成语

词语解释

成语[ chéng yǔ ]

⒈  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。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名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,意思精辟,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,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,具有意义的整体性。它结构紧密,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,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,具有结构的凝固性。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,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。

idiom; set phras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习用的古语。

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十二:“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,当以奇异自强;四六宜用前人成语,復不宜生涩求异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音律》:“凡作倔彊聱牙之句,不合自造新言,只当引用成语。”
鲁迅 《坟·我之节烈观》:“不节烈( 中国 称不守节作‘失节’,不烈却并无成语,所以只能合称他‘不节烈’)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?”

⒉  指长期习用,结构定型,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。大多由四字组成。

清 任泰学 《质疑·经义》:“成事不説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,或是当时成语。”
赵树理 《金字》:“我想了一阵,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,写了‘有口皆碑’四个大字。”

国语辞典

成语[ chéng yǔ ]

⒈  一种语言中简短有力的固定词组,可作为句子的成分。形式不一,以四言为主。一般而言都有出处来源,与引申的比喻义,而非单纯使用字面上意思。如「矛盾」、「绵里针」、「势如破竹」、「筚路蓝缕」等。

针言

分字解释


※ "成语"的意思解释、成语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“揠苗助长”这个成语,现在多写成“拔苗助长”,比喻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把事情弄遭。

2.一百十七、成语“势如破竹”,形容战斗节节胜利,毫无阻挡.

3.又一个孤零零的就寝时间,又一个罗马的漫漫长夜,床上除了一叠意大利成语手册和辞典之外,没有别人,也没有别的东西。

4.苌弘是东周大臣,因忠义蒙冤,相传死后其血化为碧玉,这就是成语“碧血丹心”的由来。

5.根据语镜,仿照划线句子,接写两句,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。

6.成语“流水不腐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

7.成语“指鹿为马”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。我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故意颠倒是非的人。

8.后来人们就用"画饼充饥"这个成语比喻用幻想抚慰自己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9.“对牛弹琴”这个成语,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。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。

10.据统计,出自邯郸的成语上百条。比如大家熟悉的“邯郸学步”、“胡服骑射”等,我们只要用心收集,会发现有许多有趣的故事。共2页:12下一页。